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共建院校(42所)

来源: 编辑: 作者: 发布时间:2022-04-23 10:42:26 浏览量:

第一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备案信息表

序号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批次

1

广西理工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建筑人才培养培训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新建民族文化形象墙272.新建真武楼阁水上平台20万;3.  新建八桂文化石立柱154.新建三江侗族风情凉亭105.新建壮乡现代风格铭牌雕塑56.校企共建民族建筑模型(工艺品)制作实训室与展示室9万;7.基于民族文化传承的《建筑施工导论》、《房屋建筑构造》课程标准制定1万;8.与文化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探索产教融合的传承人才培养模式1万;9. 研发古建筑模型手工艺品1万;10. 聘请一名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大师,送培46名教师10万;11.制作宣传手册、视频1 

第一批

2

广西艺术学校

戏曲人才培养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 修缮学校原有非物质文化展厅,编辑宣传册一本,共1万元;

2. 建设戏曲排练场,增加教道具设备95万; 

3. 建设黄艺君大师工作室,1万元;

4. 开发“戏曲表演”选修课程1万元;

5. 继续与广西戏剧院合作办学,培养戏曲人才,资金0元;

6. 与广西戏剧院壮剧团联合创作壮剧节目,录制戏曲节目视频2个,资金2万元

7. 师资培训:返聘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我校退休教师黄艺君回校任教,传、帮、带青年教师,建设一支结构合理,教学水平较高的教师队伍,资金0万元。

第一批

3

广西民族中等专业学校

贝雕、角雕实训基地建设与校园民族文化提升项目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建设民族工艺美术展厅14万;2. 建设贝雕工艺实训室32万;3.  建设角雕工艺实训室30万;4. 传承课程体系构建及资源库建设3万;5. 传承师资队伍建设9万;6. 项目研发:贝雕、角雕实用工艺品8万;7. 校园民族技艺传承活动及对外宣传视频制作2万;8. 面向社会开办民族传承培训服务2万。

第一批

4

广西中医学校

壮瑶民族医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建设壮瑶民族传统体育器材室21万;2. 建设五音心理辅导中心18万;  3. 建设壮瑶医药展示中心104.建设李永茂大师工作室17万;5. 开发开设“壮瑶民族传统体育养生”“壮瑶民族传统体育素质拓展”特色课程14万; 6. 项目研发:以民族传统体育技艺为载体,通过移植、改编、创编,开设民族传统技艺游戏课程;7. 师资培训:40人次参加国内专题培训或4-6人次校外跟岗学习20万。

第一批

5

广西工艺美术学校

民族工艺(陶艺工作室建设及工艺品创新研发、工艺品创意中心建设及工艺品创新研发、服装工作室建设及服饰创新研发)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专用书籍、设备材料购置38万;

2、基地修缮25万;

3、师资培训(调研)7万;

4、外聘专家、聘请民间大师授课6万;

5、教学视频制作,编写教材9万;

6、工艺美术衍生产品的研发,创新作品/产品展示推广15万。

 

第一批

6

南宁市第一职业技术学校

广西民族特色小吃传承创新基地

项目资金:13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广西民族特色小吃展示馆:100万; 2.建设龙付孙大师工作室:2万;3.课程体系、课程开发:13万;4. 校企合作:8万;5.项目研发:2万;6. 师资培训:专业3-4名专业教师相关企业锻炼5万。 

第一批

7

广西银行学校

民族工艺品和民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绣球工艺设备、教学设施、原材料及文化展示;2.蜡染、扎染工艺设备、教学设施、原材料及文化展示;3. 平绣工艺、材料,裁缝工艺设备,织布工艺设备及原材料;4. 师资培训及教学实践;5. 开发开设特色课程;5. 建设大师工作室;6. 与企业共同研发产品5万。

第一批

8

靖西市职业技术学校

靖西市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 壮族文化综合教育中心72(包括:锦绣工作坊(壮锦、绣球) 非遗工作坊(壮族末伦、壮族提线木偶戏))2. 开发开设“壮锦、壮绣产品设计与制作”、“壮族传统曲艺表演”等特色课程 10万;3、与靖西壮锦厂、靖西“绣球王”合作研发产品 2万;4、编制壮族传统工艺与曲艺教学实用教材 10万; 5、师资培训:2名专业教师培训(壮锦、绣球1名、壮族曲艺1名)6万。

第一批

9

北部湾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工艺(坭兴陶)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自治区财政专项100万元,学校自筹20万元,合计12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 :

1.设备及耗材购置26.234万元;2.完善和补充实训室、大师工作室的装修20万元;3.开展坭兴陶成型实操技能培训(其中包括学生培训、社会培训、扶贫培训等)聘请师资所需经费10.5万元;4.坭兴陶专业成型实操技能教师外出集训15万元;5.新产品研发和宣传推广33.266万元;6.教材开发15万元。

第一批

10

河池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民族文化艺术传承创新实训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民族服饰研发工作室16万;2.民族旅游工艺品研发室20万;3.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活动中心13万;4.民族文化传承展示活动中心13万;5.课程体系、课程开发16万;6.校企合作4万;7.项目研发4万;8.师资培训10万。

第一批

11

北海市中等职业技术学校

南珠贝雕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贝雕展示馆、大师工作室及粗加工室进行后续建设14.6万;大师精品工程(包括:校企合作、校企联合参展、参赛、对外展示、产品研发耗材、制作)50万;环境文化建设27.5万;课程体系、课程开发3万;师资培训2.9万;宣传视频、画册2

第一批

12

张艺谋漓江艺术学校

音乐表演(侗族大歌)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建设侗族艺术陈列室35万;2.建设民族音乐实训室10万;3.乐理教室5万;4. 录音室5万;5.开发开设《侗族大歌欣赏与演唱》特色课程28万; 与桂林广维文华旅游文化产业有限公司校企合作2万;6.研发侗族大歌表演形式5万; 7. 师资培训:专业2名专业教师赴侗族之乡考察及到高校学习10万。 

第一批

13

百色市民族卫生学校

壮医药适宜技术实训室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壮医药适宜技术实训室改装5万;2.壮医药实训室装修5万;3.壮医药实训室设备采购70万; 4. 师资培训:15万;5.校本教材开发:5万元。 

第一批

14

广西华侨学校

民族文化(民族动漫)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E设计众创空间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成1间具有企业氛围、民族特色的集“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创作、展示”等功能的工作室。(20万)2.建成1个利用VR技术,全方位、多角度展示和体验民族文化平台。(35万)3.对“壮族图腾”等民族文化进行调研,形成调研报告,手绘一批动画角色、手绘一批瓷艺作品等。(10万)4.培训相关专业教师5名。(5万)5.从行业企业,新聘2名技能大师。(3万)6.开展社会培训,辐射人数150人次以上。(3万)7.设计制作15分钟建设成果宣传片。(10万)8.设计制作发放基地宣传画册2000册。(5万)9.编辑出版相关教材2本。(4万)10.制作拍摄反映民族文化传承微电影1部。(5万)

第一批

15

广西贺州民族旅游艺术职业学校

贺州民族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培训基地(民族艺术(壮族、瑶族舞蹈)传承创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传承场所建设:建立国家级非遗项目《瑶族服饰》传承基地和瑶族舞蹈文化技术技能人才培训基地。25万元。2、壮族、瑶族舞蹈与中国传统艺术融合班。15万元。3广西壮族、瑶族舞蹈教材创编与培训、推广工程。25万元。4、壮族、瑶族舞蹈精品创作。15万元。5、广西壮族、瑶族舞蹈文化非遗项目进校园工程。20万元。

 

第一批

16

南宁市第四职业技术学校

壮族音乐舞蹈训练基地  

及文化建设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 壮族音乐、舞蹈教育基地校园文化建设 55 万;2. 壮族舞蹈传承基地设施设备建设25万;3.  壮族音乐、舞蹈课程建设  5万;4. 培养有壮族音乐特长的专业骨干教师2名,有壮族舞蹈特长的专业骨干教师2  12万;5. 选拔组建壮族音乐、舞蹈文化传承社团各1  3万。

第一批

17

凌云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瑶族长号和民族手工艺

项目资金:1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

1.  建设瑶族长号和民族手工艺文化展示厅7万元;

2.  建设民族手工艺实训室13.3万元;

3.  建设民族鼓演奏室28.8

4.  建设民族舞蹈室12.5万元;

5.  建设民族音乐制作室20万元;

6.  师资队伍建设:聘请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全职或专职任教5万元;

7.  开发民族文化传承特色课程1万元;

8.  制作民族文化宣传册、宣传视频,投资6.4万元;

9、社会服务:与凌云县扶贫办、凌云县民族事务局、凌云县文体局合作,分别开办瑶族长号和民族民间手工艺社会培训,投资6万元。

第一批

 

 

 

 

 

 

      第二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备案信息表

序号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批次

18

柳州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服饰(侗族服饰)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10万(其中学校自筹10万)

建设主要内容:

1.侗族手工技艺传承工作坊(名师工作坊)建设13万;2.服装一体化同步教学室信息化设备升级改造17万;3.民族文化特色课程《民族图案基础及应用设计》及信息化教学资源库建设10万;4.侗族大歌表演社团、侗族服饰与手工艺传承创意社团活动开展7万;5.民族特色手工艺品研发18万;6.民族文化技艺教学团队建设30万;7.民族文化技艺推广及宣传活动建设15

第二批

19

恭城瑶族自治县民族职业教育中心

民族工艺(恭城油茶)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建设油茶文化展示10万;2.建设油茶制作工艺实训室10万;3.建设油茶技能大师工作室10万;4.建设油茶茶叶种植实验基地15万元;5.编写《恭城油茶工艺与创新》校本教材,开发开设相应特色课程15万;6. 与恭城黎氏食品厂、万家福茶园种植专业合作社等企业合作研发产品5万元;7.项目研发:油茶及被套产品创新10万;8.师资培训:3-4名专业教师到大师工作室和相关企业锻炼5;9.制作宣传视频20万元。新建文件夹 

第二批

20

藤县中等专业学校

东方狮王藤县狮舞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1.建设约150平方米的“东方狮王”藤县狮舞工作坊,计划资金20万元;2、研发“东方狮王”藤县狮舞用品和工艺品计划资金15万元。

3.建设约110平方米的“东方狮王”藤县狮舞数字化教学实训室,计划资金40万元。

4.编印“东方狮王”藤县狮舞宣传手册、宣传画册,计划资金10万元。

5.建设“东方狮王”藤县狮舞民族文化技艺大师工作室,师资培训5人以上,计划资金10万元。

6.制订以主修藤县舞狮的运动训练专业产教融合的人才培养方案。

7.编写一本舞狮技能实训指导教材,计划安排资金5万元。

第二批

21

苍梧县中等专业学校

中华茶艺(六堡茶)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1.建设中华茶艺(六堡茶)技艺训练馆27万;2.建设茶席设计与六堡茶文化展示馆30万;3.建设谭爱云大师工作室7万;4.开发开设中华茶艺(六堡茶)及六堡茶文化“特色课程”10万;5.拍摄六堡茶文化宣传视频(6-8分钟)8万;6.师资培训:委派4-5名专业教师赴谭爱云大师工作室及茂圣、沁怡、金福等六堡茶相关企业实践、学习8万;7.校企合作、项目研发:与苍梧金福六堡茶有限公司、苍梧沁怡六堡茶专业合作社共同研发产品(茶器具)10万。

第二批

22

容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民族工艺(雕刻、编织)

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 编织工艺品工作室室5万元;2. 雕刻工艺品工作室室6万元;3. 编织工艺品展示室15万元;4.  雕刻工艺品展示室15万元;5.雕刻、编织校本教材开发15万元;6.企业合作,与企业共研发产品8万元;7. 编织、雕刻宣传视频制作28万元;8. 师资培训8万元。

第二批

23

富川瑶族自治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工艺(瑶绣)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100万元,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瑶绣文化展示中心40万元;2.建设瑶绣工艺实训室15万元;3.建设李冬梅大师工作室15万元;4.开设瑶绣工艺特色课程5万元;5.与广西富川冬梅瑶绣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产品5万元;6.项目研发:瑶绣服饰工艺品15万元;7.师资培训:专业2-3名专业教师赴李冬梅工作室及相关企业锻炼5万元.

第二批

24

钟山县职业技术学校

民族艺术(瑶族歌舞)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90万,建设主要内容 :

1.建设民族服饰文化展示中心15万;2. 建设民族音乐实训室35万;3. 建设民族舞蹈实训室10万;4.  开发开设“瑶族歌舞”特色课程5万;5. 与当地文化馆、旅游局、文工团签订合作协议5万;6. 项目研发:聘请传承人与专家共同创编一套瑶族歌舞,并制成音频和视频15万;7. 师资培训:到专业学校培训歌舞创编,提升教师创编能力5万。

第二批

25

宜州市职业教育中心

刘三姐歌谣文化传承创新教育基地

    建设刘三姐歌谣文化展示厅,通过歌舞、服饰、音视频展示刘三姐文化,计划投资50万元;建设刘三姐歌谣文化资源库,通过信息化建立可查询、下载资源科,计划投资10万元;建设刘三姐艺术雕刻工作坊,通过雕刻工作室培养刘三姐艺术雕刻人才,计划投资10万元;课程体系和课程开发计划投资10万元;刘三姐歌谣文化培训与推广,计划投资20万元;刘三姐歌谣文化创新传承师资队伍建设10万元。

第二批

26

南丹县职业教育中心

民族艺术(民族歌舞)创新与传承基地

项目资金:100

建设主要内容:1.民族歌舞项目表演专用服装及乐器36万;2.完善民族歌舞文化展厅建设15万;3.民族文化传承与创新视频制作5万;4.民族校园文化建设35万;5.民族项目拓展学生团队建设7万元;6.师资培训专业教师赴南丹县里湖学习白裤瑶民族歌舞1万;7.完善民族歌舞培训手册的制作1万。

 

第二批

27

来宾职业教育中心学校

民族服饰(壮锦)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

央财投入经费100万元,学校自筹5万元,共计105万元。建设主要内容 :

1、建壮锦文化展示室及民族技艺体验式环境49.9万元;2、扩建壮锦传承工作坊,完成工作坊的传统配套设备11.5万元;3、扩建民族文化(壮锦)创新设计制作综合实训室11.6万元;4、构建锦技艺数字化资源网络平台和开发《壮锦制作工艺》校本教材14万元;5、师资培训,专业教师到大师工作坊学习壮锦技艺和到相关企业锻炼2万元;6、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构建大师引领的校企合作,共同研发壮锦新产品;2万元;7、宣传推广,组建“民族文化社团”和“壮锦”服饰学生表演队,强化学生社团的建设,针对性进行社团推广活动及制作壮锦宣传视频和壮锦文化宣传培训手册并开展社会培训 14万元。

第二批

 

 

 

 

 

 

第三批广西民族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备案信息表

序号

学校名称

项目名称

建设内容

批次

1

南宁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工艺(壮族服饰)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民族服饰文化展示中心50万;

2.建设民族服饰工艺实训室15万;

3.建设谭秀仙大师工作室15万;

4.电脑绣花工作室15万;

5.开发“民族服饰设计与制作”特色课程8万;

6.与南宁市博物馆、与南宁市工艺美术协会、南宁华威制衣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产品10万;

7.考察学习7万;

8.项目研发:民族(壮族)特色服装、服饰工艺品60万;

9.以壮族服饰为主的文化研究5万;

10.民族工艺(壮族服饰)创新设计大赛10万;

11. 师资培训:专业3-4名专业教师赴谭秀仙工作室及和相关企业锻炼5万。

第三批

2

广西经贸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饮食(桂菜)传承创新专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

建设主要内容:1、以烹调工艺与营养专业为依托的民族饮食(桂菜)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建设  40万;2、“桂菜”相关专业书籍编著出版  30万;3、桂菜社区推广  25万;4、“大师会客厅”非遗传承人师资交流  15万;5、“桂菜”相关课程开发与建设  10万;6、“广西民族饮食数字化博物馆”建设   60万;7、“桂菜”视频宣传片20

第三批

3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文化(苗族扎染、蜡染)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 建设蜡染、扎染文化展示厅 50万;2.  建设蜡染、扎染工艺坊 35万;3. 建设马践、陆进两个大师工作室 30万;4.建设民族产品研发工作室 305. 开发开设“民族蜡染、扎染技艺传承创新”特色课程10万;5. 与柳州市彩云苗艺商贸有限责任公司、广西兰雅服饰有限责任公司、柳州市红裳有限责任公司等企业共同研发产品10万;6.  项目研发:民族(苗族)特色扎染、蜡染服装、服饰级旅游工艺品20万;7. 师资培训:专业3-4名专业教师赴融水苗族自治县相关企业挂职锻炼及聘请校外专家进校园培训  15万。

第三批

4

柳州城市职业学院

民族工艺(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传承与创新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侗族木构建筑营造技艺博物馆(第二期,包括户外建筑实体)100万;2.  建设木作工作坊20万;3.建设侗族建筑大数据中心30万;4.《侗族木构建筑营造》、《软装饰设计与制作》两门特色课程的教材和课件建设5万元。5.  校企合作开发“桂北民艺”产品15万元;6.田野调查和大数据建设8万元;7. 师资培养和学术交流5万元;8.专题片拍摄12万元;9.图书资料复印等5万元。

第三批

5

广西国际商务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文化(瑶族铜鼓习俗)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 铜鼓文化展示厅35万;2.  铜鼓工艺实训室39万;3. 产品研发及大师工作室40万;4. 开发开设民族传统工艺(铜鼓)、民族传统工艺实训(铜鼓)特色课程26万;5.  校企合作(与广西环江韦氏民间铜鼓铸造厂或广西东兰传承民间铜鼓厂)10万;6.铜鼓系列产品项目研发40万;7.师资培训:相关专业3-4名骨干教师外出培训或赴相关企业锻炼10万。

第三批

6

广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工艺(瑶族竹藤草芒编织技艺)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建设1间广西瑶族竹藤草芒编织技艺实训工作室26万元;建设1间竹藤草芒材料实验室15万元;建设1间瑶族竹藤草芒编织技艺大师工作室10万元;建设1间竹藤草芒编织技艺陈列室17万元;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构建与课程开发25万元;民艺传承与创新设计团队建设与师资培训12万元;资源库建设20万元;建设1间竹藤草芒编织技艺活化实验室40万元;建设一间竹藤草芒编织技艺校企合作工作坊5万元;开发1个竹藤草芒编织技艺CRS技术服务中心20万元;制作1套与项目相关的图文宣传材料、数字化影像资料及宣传视频10万元。

第三批

7

广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工艺(壮族蚂拐歌)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 建设200平米山歌实训基地30万;2.  歌友交流中心(大师歌王工作室)30万;3. 蚂拐节、蚂拐歌及少数民族文化展示厅40万;4. 收集整理翻译蚂拐歌,汇编特色教材《蚂拐歌集》,制作影音光碟教材40万;5.  与群艺馆、刁江老鸟传媒公司大湾民俗文化园共同研发蚂拐歌创新表演艺术形式5万;6. 项目研发:研发蚂拐歌宣传视频、蚂拐歌剧、山歌小品、新型校园歌圩24万;7.  师资培训:派2-3位教师到实地调研长期学习,与当地传承人拜师学习,传承人驻校培训教师8万;

8. 活动费:17年至少举办三场校园歌圩、协会举办蚂拐歌山歌培训、山歌宣传活动、山歌比赛6

9.田野调查:深入实地采风调查收集整理原始资料2

10. 办公设备:调研、录制视频、后期制作所需要的电脑、打印机、专业摄机、照相机配套、录音笔及其他办公设备15

第三批

8

广西城市职业学院

民族艺术(花山岩画)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民族艺术(花山岩画)文化成果展示中心15万;2.  花山岩画文化传承实训基地105万(占地500平方);3. 建设花山岩画(首饰雕刻、红木家具雕刻)大师工作室35万;4. 开发开设“花山岩画文化”特色课程12万;5. 与崇左市相关行业协会、凭祥市相关红木家具有限公司共同研发产品5万;6. 项目研发:花山岩画文化系列动漫、动画宣传视频20万;7. 师资培训:专业3-4名专业教师赴花山岩画工作室及和相关企业锻炼5万;8. 加强与花山岩画景区等行业组织的合作3万。

第三批

9

广西机电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工艺(桂作家具)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桂作家具文化展示厅40万;2.桂作家具大师工作室103.桂作家具工艺实训室1404. 课程体系、课程开发2万;5.校企合作、项目研发5万;6. 师资队伍建设3万。

第三批

10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

民族体育(广西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1. 校内实训基地建设18万;2.  基地硬件改造20万;3.校外传承基地建设10万;4. 民族体育数字博物电子展厅建设20万;5. 课程体系及课程开发32万;6. 与广西梧州藤县中专进行校校合作和广西武英体育发展有限公司等相关企事业单位校企合作10万;7.  项目研发25万;8. 师资队伍建设35万;9. 对外交流、比赛30万。

第三批

11

广西职业技术学院

民族文化(茶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茶文化民族技艺展示厅30万;

2.建设茶文化民族技艺实训中心125万(茶文化民族技艺设计实训室、茶文化民族技艺制作实训室、茶文化包装设计实训室、茶文化工艺品研发及创业孵化实训室);

3. 建设1个茶艺大师工作室、2个茶工艺品大师工作室10万;

4. 开发开设“坭兴陶茶具设计与制作”、“广西茶文化包装实战”特色课程20万;

5. 与广西工艺美术协会、钦州千秋坭兴陶有限公司、广西梧州茶厂共同研发产品、培养中高职学院民族技艺骨干教师等,10万;

6.师资培训:专业3-4名专业教师到相关企业锻炼、聘请非遗传人5万。

第三批

12

广西纺织工业学校

广西仫佬族马尾绣技艺传承创新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谢秀荣大师马尾绣技艺传承创新工作室。70

2.马尾绣文化展示橱窗。10

3.“马尾绣手工艺”学生社团建设。10

4.《广西仫佬族马尾绣技艺》课程开发。20

5.与金壮锦文化艺术有限公司、杜焕珍工作室校企合作。10

6.马尾绣文创产品研发。20

7.马尾绣技艺师资团队建设。20

8.与广西民族博物馆、南宁妇女儿童活动中心合作宣传推广。10

9.广西标准技术研究院合作,参与制订《仫佬族服饰标准》。10

10.设备材料采购。20

第三批

13

宾阳县职业技术学校

炮龙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炮龙文化社团30万;2.建设炮龙文化展示厅40万;3.建设炮龙制作实训室30万;4.建设炮龙传承大师工作室30万;5.课程体系、课程开发20万;6.师资培训20万;7.产教融合及社会服务30万。

第三批

14

巴马民族师范学校(河池巴马国际养生旅游学校)

民族艺术(东巴凤铜鼓艺术)文化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 铜鼓文化艺术展示厅45万;2.  铜鼓艺术演艺厅50万;3. 铜鼓文化艺术大师工作坊20万;4. 课程体系、课程开发:组建东巴凤铜鼓艺术社团,将铜鼓演奏课程建设成为学校特色课程,建设资源库、编撰校本教材20万;5.  与东兰民间传承铜鼓厂、巴寿乡集团等进行校企合作15万;6.  项目研发:铜鼓产品多元化研究与开发,宣传用大型铜鼓雕塑的制作,40万;7. 师资培训:聘请的传承导师,分期分批、有计划地选派优秀教师到东巴凤各地的文化企事业单位实践10万。

第三批

15

广西正久职业学校

民族工艺(荔枝根雕)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

项目资金:200万,建设主要内容

1、建设“甘高混”大师工作室23万;2、荔枝根雕工艺实训室28万;3、建设荔枝根雕文化馆70万;4、荔枝根雕网络宣传及销售实训室35万;5、课程体系、课程与教材开发10万;6、校企合作8万;7、项目研发12万;5、师资培训8万;6、营造校园文化6万。

 

第三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