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 编辑:
- 发布时间:2025-09-10
- 点击数:
南宁职业技术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前身为艺术设计学院。2025年7月,艺术设计与传媒深度融合,更名为艺术与传媒学院。这里,有无限的创意,在传播文化的同时观照当下,引领未来。
学院围绕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着力培养具有爱心、责任心、奉献精神的高技术技能人才。学院拥有服装与服饰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家具艺术设计、艺术设计(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数字媒体艺术设计、动漫制作技术等7个专业,3个专业评为自治区级优质专业,是教育部职业院校艺术设计类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环境艺术设计类专业委员会秘书处单位。学院目前在校生规模达2145人,形成多元化、多层次人才培养体系。
学院拥有一支“双师型”高水平师资队伍。全院教职工86人,其中“双师型”教师79人;正高职称教师5人,副高职称教师25人。7人拥有博士学位,在读博士3人,硕士学位教师60人。柔性引进中国工艺美术大师、中国织锦工艺大师、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谭湘光,广西工艺美术大师王建阳,建成一支自治区级教学团队。
学院教书育人取得丰硕成果。建成2门国家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3门自治区精品课程;牵头修订2项国家专业教学标准;《壮族服饰》《扎染技艺》课程入选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景观规划设计》获评自治区课程思政示范课、全国专创融合“金课”。教师在广西职业院校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中多次获奖,学生在各类设计竞赛和技能大赛中斩获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等级奖15项。学院2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教学改革成果获得自治区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学院先后获得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全国职业院校网络思政工作案例50强等荣誉。
学院积极推进产教融合。与多家知名企业及设计机构建立紧密合作关系。与香港职训局合作举办艺术设计(内地与港澳台合作办学)专业,与李宁体育(广西)有限公司共建李宁时尚(鞋服)产业学院,与自治区残联合办广西残疾人高等职业教育学院。通过设立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基地、民族技艺大师工作室,为学生搭建实践锻炼与创意实现平台,持续提升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
学院构建了具有高职教育特色的现代学徒制、企业进班级等多种形式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民族工艺(壮族服饰)传承创新职业教育基地被认定为广西首批示范性民族文化传承创新基地,广西民族技艺职业教育集团被评为自治区第二批示范性职业教育集团,“广西民族技艺传承与创新科学普及基地(民族文化类)”获批为2021年度广西社会科学普及基地。目前正在建设“壮美广西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虚拟仿真实训中心”。
2024年学院入选第三批全区高校“三全育人”综合改革示范院系(A类)。2025年8月,学院服装与服饰专业学生斩获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银奖;数媒专业学生在第十二届“挑战杯”广西大学生课外学术作品科技竞赛中获特等奖。全院毕业生初次就业率连续保持在90%以上,用人单位对毕业生的满意率超过90%,学院社会知名度和美誉度持续提升。